三四五软件库

热点新闻

汉家江湖 潜质_人常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

日期: 阅读:
汉家江湖 潜质

人常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

这两位都可以称得上大神。从民间角度来说诸葛亮厉害些,诸葛亮得益于《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的宣传,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从正史来看,老刘厉害些,毕竟是辅佐朱元璋实现了大一统,在文学上与宋濂、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从二位大神的创业阶段分析。

诸葛创业初期形势非常严峻,老曹和小孙都已经巩固了根基,而刘备集团则是在群雄逐鹿中艰难开业,在市场严重饱和下想觅得一席之地可见困难重重。在这种恶劣环境下,诸葛先生能帮助刘备取得西川是十分不容易的。诸葛先生的战略性错误。第一次的北伐失败是诸葛先生用人不当造成的,明知马谡不能担当重任,却把最关键的战略要地交给他去防守,结果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败。

在固守西川后没有发展民生,西川地方百姓的厌战情绪诸葛先生没有觉察到,这使得士兵作战情绪不高,后勤筹集困难,要知道这是出征不是保卫家园,士兵能卖命吗?至于什么恢复汉室这些高大上的口号与老百姓何干。

在读苏洵《权书项籍》中有关评说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为也”一文时,写下了精彩的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看看,还是他老人家厉害,一下就切中要害。诸葛的老板后来是刘禅,这个老板把所有的管理权都交给了诸葛亮,公司最后倒闭诸葛先生是有很大责任的。

刘伯温是标准的重本毕业,并且还具有敏锐的军事潜质。创业初期有点与诸葛相似,名人嘛!都是各公司抢手的人才,在辅佐朱元璋时,刘伯温的战略眼光就显现出来了。对于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先后问题上,刘基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可以说这条战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朋友们可以详细阅读刘伯温的《实务十八策》,这十八策比起隆中对我认为在战略上更胜一筹。这十八策不但阐述了军事方向,还对经济、政治、民生、等治国方略进行了前瞻性的剖析。为以后的大明律法,以及国家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方针。

刘基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很突出,比如那篇脍炙人口的《卖柑者言》,还有《乞猫》、《若石之死》、《司马季主论卜》、等古文,都十分有意义。这二位大神在历史上谁更优秀已经被争论了几百年。凭个人感情,以及陈寿在《三国志》里对诸葛亮的评价,我还是认为诸葛亮要强与刘伯温的。只是诸葛先生的运气有点差啊!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为什么有的人认为曹操的军事能力比刘邦强

《刘邦的军事才能甩曹操几条街道。》

就军事能力来讲,曹操根本就不能和刘邦相提并论。刘邦仅用七年,灭秦除暴(项羽),建立汉朝。曹操穷其一生,也未能统一,反而弄出个三国鼎立。有人认为曹操强于刘邦的原因,主要是司马迁大肆抹黑刘邦,把刘邦描述为贪财好色的流氓无赖,除了打败仗什么都不会。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

【A】刘邦出生战国末年,楚国沛县丰邑里,天资聪明团结同学,被县里评选为三好学生。刘邦十八岁时,徒步前往外黄,投奔信陵君门客张耳,学习治国领军之术、研戏剑术,成为一名游侠剑客。刘邦32岁时,回到家乡丰邑里,在35岁时考试成为亭长。

曹操出生在东汉晚期,父亲是宦官曹嵩,抱养了同宗曹氏之子,也有人说曹操是抱养于夏侯氏。曹操可以说出生在官宦人家,从小生活比较优越,接受了良好的教育。20岁时,举孝廉做了个校尉(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长)。

【B】公元前209年春夏,刘邦斩白蛇起义。天下反秦,沛县人推举刘邦为领袖,号称沛公。雍齿反叛,遂投奔项梁,归建义帝熊心,被任命为砀山郡长。刘邦以3万兵力绕道南阳,取峣关、入潼关,秦王子婴降。刘邦废秦苛政酷法,封存府库约法三章。项羽杀义帝熊心,刘邦出关,天下归心焉!

曹操于公元184年,起兵黄巾起义,因此而集聚起一支人马,渐渐地崭露头角。黄巾之后,董卓为乱,袁绍、曹操等人号召天下诸侯勤王,名声开始显赫起来。诛杀董卓后,天下群雄并起,汉帝流落在在外。曹操从毛玠之计,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离心焉!

【C】项羽军事战略的重大失败,就是杀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义帝熊心。刘邦的重大战略决策就是借此项羽,并列项羽十大罪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质上就是步项羽后尘。区别在于,曹操不敢杀汉献帝,一开始取得短暂的优势,再后来就成了烫手山芋,杀不得放不得。在军事战略层面,刘邦已经把曹操甩了几条街。

刘邦不但能带兵,还是军事战略家,驾驭人才的高手,自己原有人才张良、萧何无不效命;外来人才韩信、陈平无不重用。曹操疑心很重,不论原班人才还是外来人才,并非人尽其才。一个伟人说:“刘邦是古代最厉害的帝王!”此言不虚呀!

军事战略布局,刘邦更是高出曹操几个脑袋。刘邦虽有彭城之败,很多诸侯复叛降楚。刘邦做出固守荥阳,吸引对抗项羽楚军主力。让韩信全力以赴攻打赵魏齐等诸侯国。荥阳楚汉对抗一年多,韩信搞定了赵地,荥阳粮尽而失守,但是已经无碍大局,项羽成了强弩之末。

刘邦重新调整战略后卷土重来,一败项羽于成皋,二败项羽于荥阳,三败项羽于彭城,鸿沟合议取回家属,围歼项羽于垓下,天下一统也。

反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短暂的优势,官渡之战击败河北袁绍,后用数年统一北方。南侵荆州已成强弩之末,其势不可以穿鲁缟。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击败曹操,三足鼎立之势成。几年后,刘备入蜀,曹刘汉中决战,曹操又丢失汉中,曹操就再也不能统一了。

你千万不要拿刘邦的白登城被困说事,也别拿曹操几次击败匈奴说事。刘邦白登城之战,匈奴骑兵40万,是匈奴最强大的时候。曹操打匈奴的时候,匈奴经过汉朝几百年的打击,匈奴的力量比不上汉朝一个州的力量,此一时彼一时也。

不论你接受不接受,刘邦的军事政治才能,把曹操甩出几条街,绝对不是浪的虚名的。

春秋战国时,别人都觉得管仲很差劲,为何鲍

大才之人,成功之前往往非议颇多,比如韩信受胯下之辱,苏秦被妻嫂鄙视,陈平只能娶个N婚寡妇,刘邦被人称作流氓。人们只会以世俗的眼光,盯着私德,没有看到他们真正的才具,和博大的胸怀。

如果光盯着私德,管仲就是个小人,贪财、背主、贪生、好奢,哪一条都足够把他踩扁。但是鲍叔牙最懂管仲的价值,不光宽容他,还竭力把管仲推上相位,成就了一段“管鲍之交”的美名。

事实证明,鲍叔牙虽才具不如管仲,但是在识人方面,却独具一格。管仲在新的平台上,展现了他远超于那个时代的才华,就连对德行要求极为严苛的孔子,也不得不承认:没有管仲,华夏早就被夷狄吞了。

管仲为何被世俗认为很差劲

管仲祖上很辉煌,是周穆王的后人,姬姓管氏,家族世代官宦。可惜到了他父亲那一代,家道中落,到管仲这一代,家里成了贫困户。

管仲有一句被后世奉为经典的话:“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恐怕只有他这种经历过生活窘迫的人,才能说出如此深邃,穿透人性的话。

仓廪不实,衣食不足的管仲,被人诟病不知礼节,不知荣辱,也就不奇怪了。

1.管仲的贪财

为了解决生计,管仲放下士族阶级的架子,与好友鲍叔牙合伙经商。以管仲的家境,估计也拿不出多少本钱,可是每次分配红利时,管仲总是面不红耳不热地拿走大头。管仲后来自己回忆说:

“吾少穷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多自与。”

好在鲍叔牙为人大度,从来不计较,而且还为管仲找理由:他家太穷了,应该多拿点。鲍叔牙的大气,反而更加反衬了管仲的贪财。

2.管仲的贪生

管仲年轻的时候,和鲍叔牙一起服役,领导了三次战斗,每次都因为自己贪生怕死,导致失利。

这种贪生的行为,让管仲饱受争议。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生,他家里有需要奉养,他死了就无法生存。

如果这个理由成立,哪个士兵不都是这样?谁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3.管仲的背主

后来管仲与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在争夺君位的过程中,因为管仲的疏忽大意,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登上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逼迫鲁国杀掉公子纠,交还管仲。

主人罹难,仆众尽忠,这是古人基本的思想。与管仲一起追随公子纠的另一位臣子召忽,就选择了为公子纠尽忠,他于鲁国。

管仲很聪明,知道齐桓公之所以坚持要回活着的自己,是鲍叔牙的话起了作用,想让他改换门庭,为齐桓公服务。管仲没有学习召忽,回到齐国后,立刻拜倒在齐桓公脚下,变脸速度奇快。

4.管仲的好奢

管仲为相后,生活那是相当的奢华,一切向齐桓公看齐。

齐桓公为了表彰管仲的功劳,赐谷城给他作食邑。管仲不满足,在府中筑“三归台”,所谓三归,即“民人归,诸侯归,四夷归”。管仲在三归台置酒器,常常与公卿在此宴饮纵乐。

在世俗眼睛里,管仲的这些行为不光污点,简直不为人齿。

管仲的治国之才体现在哪里

事实证明,鲍叔牙的眼光非常独到,他看到的不是管仲的小节,而是内质。管仲虽不是诸子百家的学术大佬,却是第一个把他的法家思想,运用到治国的能臣,造就了那个时代,最璀璨夺目的政治成就。

1.尊王攘夷,确立霸主地位

春秋礼坏乐崩,西周的礼制社会受到严重挑战。自郑庄公对王室用兵,并与周桓王互质,王室威信一落千丈。

但是管仲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尊王攘夷。客观来说,管仲的尊王攘夷,本质上不是为了维护周王室,而是齐国。不过,能准确地判断形势,以反潮流的大格局,积极充当王室的拥护势力,并借由王室大旗,做“国际警察”,维护中原道统,这种眼界独领风骚。

管仲为相期间,多次仗义疏难,出兵帮助燕国、邢国、卫国,征讨入侵中原的戎狄,帮已经被灭的卫国和邢国复国。同时又对抗窥视中原的楚国,维护了中原诸国的生存空间。

东夷、、西戎、北狄,今天都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但是在春秋时期,那是外来族群的入侵,所以孔子才说: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中原服饰,男人的服装是右衽,左衽是夷狄习俗。被发就是披头散发,中原是束发,只有未成年的孩童才会“被发”。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都是披头散发,穿着夷狄服饰的人。言下之意,没有管仲,中原文化早就灭亡了!

春秋霸主轮番上场,齐桓公称霸,是那个时期影响力最大,受到的美誉度最高。管仲成就的不光是一个名垂青史的齐桓公,也不仅是一个强大的齐国,而是中原文化的传承。

2.超脱于时代的经济理念与政策

在耻于谈论钱财的古代社会,管仲第一个提出了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基础性作用,他毫不掩饰地主张,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离开了物质文明,一切都是空的。所以,管仲一直把齐国的经济建设,作为国家强盛的基础。

齐桓公想迫不及待地称王称霸,管仲表示反对:

“(齐桓公说)‘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国未安。’桓公曰:‘安国若何?’管子对曰:‘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

国家安定是称霸诸侯的先决条件,国家安定的先决条件是资育民众,让老百姓有经济能力。这段对话里,透露了管仲的两个思想:一是藏富于民,二是民富是国强的基础。这种思想,提出于封建等级制社会,真是光照日月。

为了实现他的理想,管仲改革了一系列经济政策:

①改革商业税收政策

古代对商业税基本上走两个极端,要么放任不管,要么涸泽而渔。管仲采取“一放一抓”,放掉渔业、牧业、森林资源开发,这一类商业行为的税收,让利于民。同时将关乎国计民生的盐铁经营,收归国有。

②展开“国际货币战争”

管仲的“货币战争”,各种资料最精彩,比如石壁谋、楚国购鹿、衡山之谋等等。以衡山之谋为例,简述一下。

齐国计划征讨衡山国,为了削弱衡山国经济实力,管仲想出了一条计谋。他先花数倍的价格,从衡山国大肆购买兵器,导致衡山国举国集中财力制造兵器。接着管仲又以数倍的价格,购买粮食,衡山国的粮食储备,迅速流入齐国。

等这些工作做的差不多了,管仲立刻停止收购,并大举进兵衡山。这时候衡山国才发现,兵器卖光了,粮食储备也空了,想点兵抵抗,根本没了力量,只好举国投降。

③实施国家经济宏观调控

司马迁的《史记》有一片《平准书》,详细描述了西汉时期的经济政策,其中以国家资本,调控经济走势的政策,就叫“平准”。

具体方法就是,当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时候,国家出钱,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商品,以保证价格不至于大幅下滑,保证生产者基本利润。当市场求大于供的时候,将储备抛向市场,以平抑价格,保护消费者权益。

管仲生活的年代,根本没有经济学,更没有现代经济学,他比西汉的经济政策,早了五百年。西周是从游牧文明刚刚过渡到农业文明,在那个时候,管仲竟然具备了商业社会的经济意识,并靠制度来落实,实属不易。

④国家管控货币发行

古代货币铸造,很长时期都是市场行为,民间可以介入。管仲是第一个注意到铸币权,对国家经济大势影响的政治家。为此,管仲制订了一系列的国家货币发行机制。

⑤土地租税等级制

以前土地租赋的征收很粗狂,唯一的标准就是数量。可事实上,土地的肥沃程度,适合的经济作物,以及受到水害灾害的威胁程度,差距很大,一碗水端平,看似公平,其实很不公平。

管仲实施了“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租税征收法。

⑥资源环境的保护性开发

管仲规定“山泽各致其时”,意思是山泽这些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按“时”而行。所谓按“时”,就是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比如伐木,只能在冬季,捕鱼射猎,不允许在春季。也包括,不允许射猎鱼苗、怀孕的母兽、不允许无节制地砍伐森林等等。

管仲的这些经济理念和政策,即便在其后的两千年里,都一直领先于时代。

3.领先于时代的内政治理

管仲的内置治理涉及很多方面,我们仅以两条影响较大的为例。

第一条:叁其国而伍其鄙

周初年,是部落邦联制到分封制的过度。邦联制的基本形态就是部落,所以那时候不存在行政区域划分,只有“山头”式的部落自治。管仲向齐桓公建议设立“叁其国而伍其鄙”:

“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商工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公帅十一乡,高子帅五乡,国子帅五乡。叁国故为三军。公立三官之臣:市立三乡,工立三族,泽立三虞,山立三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有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一帅......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十邑为率,率有长;十率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为属,属有帅。五属一五大夫。武政听属,文政听乡,各保而听,毋有淫佚者。”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实现“定民之居”: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所以,今天的行政区域划分管理办法,这个看起来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当时是一个创举,发明人就是管仲。

第二条:任人以能

“任人以能”今天听起来是废话,在那时候却是神话。因为封建制下,官员选拔是“世卿世禄制”,爹当官,可以传给儿子,平民是没资格当官的。

管仲却超越时代限制,提出以“慈孝”、“聪慧”、“拳勇”为标准,令各地举荐人才。“慈孝”就是品行,“聪慧”就是学时,“拳勇”就是才能,很像西汉的“举孝廉”、“贤良方正”和“茂才”。

这不光是理念的突破,更是对制度牢笼的突破。

“管鲍之交”的伟大格局

可以说,没有管仲,就没有齐桓公的霸业,没有管仲,的历史就要改写。所以,管仲不光是齐国的柱石,更始历史的重要奠基者。鲍叔牙不被世俗眼光所困扰,坚定地举荐管仲,是这段光辉历史的关键人物,管仲评价“管鲍之交”时,曾经说:

“吾少穷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大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鲍叔牙对管仲的举荐,已经远远突破了二人的个人关系交往,而是着眼于社会价值的成就。

若干年后,管仲病危,齐桓公请教管仲,谁可以接替他为相。管仲反问齐桓公,自己相中了谁?齐桓公说鲍叔牙。没想到管仲却对自己的恩人鲍叔牙,投了反对票,他说:

“不可。其为人洁廉,善士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又一闻 人之过,终身不忘。使之治国,上且钩乎君,下且逆乎民。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

在管仲的眼里,鲍叔牙是好人,但是太过于嫉恶如仇,不知变通,对上得罪君主,对下又不被老百姓喜欢,这样的人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讨厌他。

如果不是因为管仲的历史地位,世俗恐怕又要批评管仲忘恩负义了。事实上,后来齐桓公还是用鲍叔牙当了宰相,可惜结果正如管仲所料。

我们常说,朋友之交重于“义”,可是我们在“管鲍之交”中,没见到太多相互之间的义,尤其没见到管仲对鲍叔牙的义。其实他们的交往,是突破了个人之间低层次的“私义”,把国家“大义”置于其上,这种相互成就,才是最高层次的交往

最得民心的张士诚为什么没能得到天下反而输

元末大起义,数不清的义军最后汇集成了三大帮:朱无璋、 陈友谅、 张士诚。

攘外必先安内,在完成对元军终局大决战之前,先要完成汉人军事政治的统一。

大决战,大决战开始了!

朱元璋先后灭掉了实力最强的 陈友谅和 最得民心的张士诚,完成对元军的终极对决,从蒙古人手中夺回了对国家的统治。

真正让历史迷们疑惑的是,历史上说陈友谅残暴不得人心被打败了,那最得民心的张士诚为什么也没能笑到最后?

张士诚受民众爱戴,生前确实是的“好公仆”,草根出身的张士诚也曾勤政爱民,大力减轻税赋,让饱受战乱、苛政之苦的百姓过了好日子。

因此朱元璋在攻打张士诚时,集合了数倍于张士诚的部队,大约二十万的大军,让常遇春和徐达指挥,很快就攻下了杭州和湖州,只剩下最后的平江。

在当地民众的支持下,小小的平江被朱元璋的团团包围,仍坚守了10个月。

当时双方都身心俱疲,加上粮食也马上殆尽。在最后意志力大比拼的时候,张士诚动摇了,决定突围,结果就是江平城被朱军攻陷,张士诚被虏。

如果坚守下去 ,结果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或许朱元璋军会因粮草问题自动退兵。

这里马上就有答案了,为什么最得民心的张士诚没能得天下。

其一,历史书上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是根本不靠谱的说法。

在整个封建时代和帝国时代,一个王朝能维持多久,和老百姓基本没有一毛钱关系。

不管是清明时代还是昏庸时代,老百姓都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

明朝的好皇帝朱瞻基曾微服私间,问一老汉生活如何,老汉答到:一年忙到头,光景好勉强能吃饱,光景不好就只能呵呵了。

在封建时代和帝国时代,整个国家被皇族、知识阶层和权贵掌控,知识阶层和权贵是权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态度决定了朝局的稳定与否。

任何一场在动荡,不管是由哪一方挑起,只要得不到知识阶层和权贵的支持,根本走不到最后。

明末的李自成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拒绝和知识阶层和权贵合作,最后在八旗军、明军和地方武装的联合绞杀中走向了灭亡。

因此说,常常宣传的民心和得天下基本上木有什么必然的关联。

那为什么张士诚失去了天下呢?

其二,社会竞争遵从的是丛林法则,就是快鱼吃慢鱼。

现代企业竞争就是如此,虽然你规模比我大,但我成长的比你快。只要我成长的进程 不被打断,超过你就只是时间问题。

为什么谋求和平的发展环境,就在赌自己的发展速度可持续,然后在若干年后成为全球第一大GDP大国。

张士诚是一个有着小农思想的人,比较适合防御,并不急于扩展土地,只是求稳定,总是唯唯诺诺,缩手缩脚,没有什么远大的战略思想。其实这样的人在和平的时期或许会是一个好领导,但是用在战场上,无论现阶段如何鼎盛,那么最后肯定等待他的就是失败。

张士诚占据的苏浙地区本来是富庶地区,一个国家或一能维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财政问题,这一点张士诚占尽优势。

张士诚能快速扩充队伍,抢占地盘,或许能和饮马黄河逐鹿中原的机会,但他什么也没有做,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类似三国时的刘表。

丛林法则就是,你不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没有第二个结果。

于是张士诚败给了野心勃勃疯狂扩张敢于搏命的朱元璋。

也可以说张士诚没有输给朱元璋,而是输给了游戏规则,仅此而已。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比较可惜的短命人物

“命短影响长”的帝王

历史上,有一位非常有为的短命皇帝,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汉名元宏,只活了33岁,但对历史的影响,用“举足轻重”来评价并不为过。

拓跋宏生于公元467年,崩于公元499年。生母李夫人,因他被立为太子而惨遭赐死,拓跋宏是由祖母冯太后一手抚养成人。

拓跋宏五岁登基做皇帝,祖母冯太后临朝称制,对北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23岁时冯太后病逝,拓跋宏独揽大权,在冯太后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了一系列改革,重点是推进北魏汉化。主要举措有:

1、 全盘汉化。重用汉人,模仿汉朝礼仪,建明堂,修太庙,正祀典,祭祀大舜、大禹、周公、孔子,允许群臣可以守丧三年。模仿汉王朝官制,制定声律;颁布五品诏,按公侯伯子男对王公贵族封爵。颁布新律令,废除或降低酷刑。

2、 迁都洛阳。北魏原来的都城在平城,常常。为了便于对汉人的管理,迁都洛阳。为了保证迁都顺利,拔跋宏做了周密的准备,以南伐齐的名义,带领近百万人浩浩荡荡南下,顺利实现迁都目的,显示了极强的组织能力。

3、 着汉服、绝胡语。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立即下令所有鲜卑人和少数民族人一律禁穿胡服,而改穿汉服。随后又下令禁绝胡语,满朝之人一律说汉语。

4、 改革汉姓。下令鲜卑复姓全部改为汉姓。

5、 胡汉通婚。鼓励鲜卑与汉族通婚,对魏晋以来汉人“娘炮”体质有了很大改善。

6、 尊儒崇佛。使洛阳呈现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文化相结合的城市。

总之,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加快了民族融合,史称“孝文帝中兴”。可惜孝文帝英年早逝,否族融合的进程会更彻底。

人常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

标签:

最新资讯